生物鐘學對人類來說越來越重要。
第一,我們的生活模式越來越偏離生物鐘。輪班制越來越多。第二,我們越來越少去曬太陽。特別在冬天,我們在室內過上大部分的時間,光強度鮮有高於500流明。
在戶外即使是陰天最少有8000流明,而太陽光則有100000流明。
因此就生物鐘系統來說我們大多生活在黑暗中。我們的晝夜節律其實每天都需要一次新的「校正」,但現在卻遇上了很大的困難。
後果可能是失眠和飲食失調,精力不足直到深度抑鬱症。
在北歐(如挪威), 在冬天光效率甚至直逼0。在當地,為治療冬天抑鬱症人們採取了光療法。 第三,我們越來越頻繁的跨時區旅遊(即從東向西,或從西向東),這是對我們晝夜節律一個重大挑戰。
時間利用的習慣分成兩類。一類晚睡晚起,睡眠時間長——「貓頭鷹型」,而「雲雀型」則是早睡早起。這個差別是基因素因引起的,所以要改過來是很難的。
這也意味著,我們大部分人是逆節律生活的。青春期年輕人幾乎全是貓頭鷹型,因此推遲上課時間一個小時,特別是在冬天,無論對授課效果還是健康都是大有好處的。除了這兩種類型外,還有睡眠時間長短之分。這些類型可以相互組合。還有一種類型的人,他們對睡眠和日光同步束手無策。
生物鐘學與我們的年齡有關。嬰兒時期次晝夜系統(短的活動時間)和長的睡眠交替,直到晝夜系統發展到能夠掌管生物鐘為止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也會漸漸失效。這也是老年人睡眠和活動障礙的原因。
關鍵字─褪黑激素-Melatoni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